<

>

以人为本、凝聚共识,提供平台、创造业绩

People oriented, consensus building, platform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creation.

沈凤飞:方向、动力与战略

TIME:2018-08-20

从某种角度来说,2008年令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回归理性。当然,这种回归很大程度上带有一种“被迫”的色彩。这一年的点点滴滴,仿佛一块块明矾,将水池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显露出清波碧浪的本色。

尽管看起来,这样的清波碧浪缺少点绚烂的色泽,但终究更趋于纯净和美好;尽管尚有些寒凉寂寥,却是一个令人清醒明白的温度。

站在水池边的人们,在这一年看多了悲欢与离合,萧瑟与落寞。一叶落而天下知秋,这一年落下的败蕊,又岂可用“一、二”记数?那些曾经明艳的,如今因过于明艳而腐烂了去,最终只能化为泥土,从头再来。

那些一贯埋头谦逊着的,在这一轮的光景中,原本被遮挡的光彩终于得以展现,此时此景中的绽放令人着迷。

春日里,华成集团董事长沈凤飞站在钱塘江边,仰望那幢201米高的华成国际大厦——他自己的作品。这座45层的大厦采用独特的钢框架及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混合结构,是华成集团的扛鼎之作。

造高楼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这是他从儿时就有的梦。然而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这幢大楼成为华成集团实力的象征,以及沈凤飞商业个性的体现。“造这幢大厦,我们用的全都是自有资金,没有一分钱的借款、贷款。”沈凤飞告诉《浙商》记者。

在危机四伏的2008年,华成集团一直奉行的稳健的财务政策令其受益良多。目前,华成的总资产35亿元,其中贷款仅有5亿元。对于一家以建筑业起步,涉足房地产业、化工业和金融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而言,这样优良的资产状况实属少见。

沈凤飞说着一口难懂的“萧山普通话”,没有受过正统教育,而语言问题竟然没能成为他做生意的障碍。跟大多数萧山老板一样,沈凤飞靠自己的勤奋起家,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成就了自己的商业个性。

稳健个性掌控方向

如果回顾华成近几年的投资状况,我们会发现,从200612月份华成集团花2.7亿元拿下一块20亩的土地后,至今华成都没有购买过新的土地。在前两年市场一片火热,大家争“标王”、“地王”不亦乐乎的时候,沈凤飞选择了沉默。

“事实上,2007年的时候我就认为泡沫经济比较严重,宏观调控可能会来了。”沈凤飞从16岁开始经营企业,如今已经有30多年。“我可能理论上不如别人,但长于实践。”沈凤飞表示,这种来源于实践的敏感令自己受益颇多。

2007年开始,华成选择了收缩战线,很快回收了3个亿的资金。集团许多高管还记得当时沈凤飞的决定:“应收账款加速回笼,暂缓接收新的项目。建设公司这块,少接房地产单子,多接国家基础建设的大单。”

每个周一早晨8点,沈凤飞总会召集管理层开例会。从2008年开始,例会上沈凤飞强调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现在做事业,第一要‘稳’,第二也是‘稳’,第三还是‘稳’。”

在他看来,做生意一定要200%的稳,不稳的事情不能做。2008年下半年,不少人因为资金紧张急得团团转的时候,沈凤飞却选择提前把贷款还到了银行里。

“现在考虑投资一个项目,我们起码要开四次会,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脑子越是不能发热。有些项目,哪怕现在看着有利润,我们也不一定会投。”在项目选择上,沈凤飞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去年我投的项目起码要能有30%的毛利率,而今年则最起码要有15%”他认为这个数字是在风险可控范围内的,只有达到这样一个标准,这个项目才有可能最终获利。

今年以来,几乎每一天,华成投资部的人都会拿来一大叠厚厚的项目资料放在沈凤飞的桌子上。而沈凤飞一直坚持的投资原则,令他愈加趋于理性。

“我们的发展要稳,而投资则要实。办个企业是容易的,但是维护一个企业,让企业年年获得发展,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创业难,守业更难。”

一个“稳”,一个“实”,在宏观环境扑朔迷离的时期,这两个字成为华成的制胜法宝。“现在是现金为王,资产再大的企业,如果没有现金流,就好像人体没有血液一样,是非常可怕的。”沈凤飞说。

有了充足的现金流,华成才能够每个月按时发放员工工资,才能够在紧缩的时候提前还清银行贷款,而这也正体现了一家企业的实力与诚信。

“员工的工资要按时发,只有这样才能稳定人心。银行的贷款要及时还,否则银行就会对企业实力有所怀疑。”沈凤飞认为。

按照华成集团的实力,沈凤飞今年能从银行拿到至少7个亿的贷款,但他只拿了5亿。“这样对企业更安全,我们也更踏实。”沈凤飞说。在冒进与稳健中,沈凤飞选择了后者。

“我这个人其实很保守,不然华成今天很可能已经达到300亿元的销售收入了。当然,另外一种可能性则是已经倒掉了。”沈凤飞为自己一贯“保守”的商业个性感到欣慰。

目标管理激发动力

“他一直在努力,在改变,在进步。”谈起自己的老总,华成集团旗下浙江世纪建材装饰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发根说。

2002年,华成集团筹建这个市场的时候,杨发根加盟担任了第一任总经理。不过,2004年,由于个人的原因,杨发根离开了华成。“等我2006年再次回来的时候,我发现华成有了很大的变化。”杨发根说。

他所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过去华成集团里那种家族式管理的氛围没有了,沈凤飞的眼光更高了,看得也更长远。

“为了企业的发展,是需要有些转变的,哪怕这些转变很痛苦。”回忆起这段历程,沈凤飞说,“对人的信任如果说只存在于血亲关系上,那么在管理上就会难以超越。在华成,如果是我的家人,我对他们的要求会更高,工作时会不断地督促、教育他们,对他们的爱也只能放在心底。

沈凤飞表示,华成集团已具备一定规模,适时地引入职业经理机制,从长远看,是实现企业从家族制模式向社会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基础环节;从短期看,是迅速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华成用人之道首先在于德、其次在于才,只要是德才兼备者都可以得到任用和提升。”

“现在,各个部门职能清晰,集团公司搭好架子,与下面的企业能实现规范的对接。董事长不用再去操心那些琐碎的事情,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集团发展的大方向上。”杨发根告诉《浙商》记者。这种明确的职能区分让他觉得在华成干得很舒坦,“作为企业领袖就应该追求结果,而不要拘泥于过程。”杨发根说。

如今,完成了自我蜕变的沈凤飞很少到下面的子公司“视察”工作。有些子公司的员工甚至一年难得见到一两回自己的董事长。而实行了目标责任制考核后,沈凤飞也学会了如何“偷懒”。

“定目标,11个子公司的总经理上得去,也下得来,执行起来绝不留情面。”沈凤飞说。这种制度令下面的公司老总们个个倍感压力。

“这种压力肯定是应该有的,所以我们常常提一种‘蚂蟥精神’,要能钻进去,深入到行业里。”浙江华成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凯说。

不过,在给予压力的同时,沈凤飞也给予管理团队相当丰厚的回报,而这足以成为各位老总们努力的动力。“我们一般不用股权激励,而是采取高奖金政策。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子公司老总今年超额完成了任务,那么超出部分的20%作为他个人的奖金。”沈凤飞告诉《浙商》记者。

“老总对我们也非常关心,管理非常人性化。”沈凤飞曾经对杨发根说的一句话令他感动至今,“有一次,他问起我母亲的身体,要我多抽空陪陪她。当时他对我说,‘你的母亲也是我的母亲’,令我非常感动。”

如果熟悉沈凤飞的为人,会知道他这番话语绝不是矫揉造作。尽管身价几十亿,沈凤飞却从不愿意显得自己比别人“特殊”。

一次,沈凤飞参加企业家活动,由于飞机晚点,机场安排老总们到贵宾室休息。唯独沈凤飞,留下来跟身边的工作人员待在一起,跟大家一样吃最简单的盒饭。

有了压力和动力,也有了施展手脚的空间,如今华成集团旗下的子公司老总们,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旗下的各个企业充分显示出各自的活力。

家在杭州的杨发根,尽管回一趟家只要半个小时,但他仍然选择住在企业里,每个周六回家一次。在许多个夜晚,杨发根都打着手电筒在市场里巡夜,逢年过节,留守的也总是他。“沈董常常跟我们交流想法,我也很愿意跟他一起实现他的梦想。”杨发根说。

“华成从以前一个家族味道很浓的企业,渐渐变得规范了,如今正朝着打造百年华成的方向努力。在我看来,在华成个人价值能得到体现,我把华成的事业也当成自己的事业去做,这也是我之所以在离开后又回来,并且最终选择留下来的很重要的原因。”杨发根表示。

沈凤飞深知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并非体现在对子公司大小事务的“控制”上,而是通过财务监督加强对子公司的风险管理。

“我们所有的子公司,如果发展中需要资金,只能到集团借。不能自己找银行,也不能与其它子公司相互拆借。”沈凤飞介绍。他表示,在这一方面,他管理得非常严格。“只有集团才能向银行贷款,这个口子我们把得很严。”

在整个管理中,沈凤飞的稳健个性与旗下子公司的充沛活力形成极好的互补。大的方向沈凤飞掌舵,而基层则提供了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华成这条大船,正沿着一条美妙的路线驶向远方。

多元轨迹百年战略

华成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它正在沿着一条怎样的轨迹发展?

以建筑业起家的沈凤飞,显然并不满足于实业。早在20061218日,沈凤飞就以每股3.95元的溢价收购杭州市商业银行500万股的股权,成为其股东之一,这件事显露出了沈凤飞进军资本市场的想法。

如今,尽管杭州市商业银行上市之路并不顺利,但并未影响沈凤飞继续投资银行业的信心。“对于参股银行能否上市,我们虽然不能掌控,但只要银行业经营效益可观,对于我们一级市场的分红收益依然是不错的。”沈凤飞表示。

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沈凤飞传统的创业思想开始逐步转变,他正尝试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企业的第二次变革与飞跃。

“通过这些年的历练,我深刻地认识到,资金只有成为资本才有了价值,才能产生效益。”沈凤飞认为。

而另一方面,在他看来,投资银行、入股银行是较为稳健和可控的投资举措。与银行系统保持密切的关系,对于企业的发展、投融资的运作等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今年,他又有意向进行银行股的收购,为此,沈凤飞称自己已经准备了3个亿的资金。“对我们来说,今年的收购成本是很低的,有很多机会,尤其是前三季度。”沈凤飞说。一切似乎胸有成竹。

“今后,我们还将在证券一级、二级市场进行投资,并时刻关注高端理财产品。另外,我们还投资了蓝石基金,预计2009年底将实现较为可观的收益。”沈凤飞表示。

当然,虽然进军资本市场的意愿鲜明,但在沈凤飞心目中,实业仍然是事业发展的基础。

我们的主业有五块。其一是建筑业,在未来,我们计划要做到2025亿;其二是化工业,也就是我们的有机硅;其三才是金融业,投资理财;其四是房地产;最后就是市场物流”沈凤飞介绍。

华成集团从2008年开始,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己施工,走上了规范发展的道路。“在建筑业,一直以来存在挂靠之风,这种风气对行业的损害很大。”沈凤飞告诉《浙商》记者。而这,正是华成所摒弃的。

建筑业总量大,但是利润相对比较薄,净利润率大概只有35%左右。但对于沈凤飞而言,建筑业既是华成的立足之本,也是不可忽视的社会责任——在建筑业一块,华成可以解决15000个就业岗位。“这一块我们得做,而且要越做越好,越做越规范,达到上市的要求。只要我们规范化运作,加强成本意识,这一块的利润率虽然微薄一点,但仍有发展的空间。”沈凤飞说。

而在钢结构方面,沈凤飞的目标是锁定高层建筑这个细分领域,打出自己的品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时造杭城第一钢结构高楼华成国际大厦,就是对华成实力的一种证明,也是对华成钢结构品牌的一种锻造。”

华成从2004年开始进入有机硅行业。有机硅是一种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产品,它不仅作为航空、尖端技术和军事技术部门的特种材料使用,而且也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医疗等方面。在过去,我国有机硅大量依赖进口。“不是说不能生产,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达不到高质量的要求。”沈凤飞说。

在自己造房子的过程中,沈凤飞发现了有机硅的市场。如果能自己研发、生产高质量的有机硅,建筑成本会获得很大的缩减。

如今,华成自己研发、生产的有机硅产品已经赢得了广阔的市场。跟进口产品相比,具有价格便宜、质量可靠的特点。“从价格上来说,我们几乎只需要进口产品的一半,但由于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我们的净利润仍可以达到30%左右。”沈凤飞介绍道。

一方面是发展实业,一方面是资本运作,沈凤飞的华成集团伸展开有力的双翼,正欲打造一段百年传奇。

 

沈凤飞基本面

企业名称:浙江华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08年产值:35亿元

产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化工业、金融业

现有员工人数:15000多人

所获荣誉:多次被评为市优秀党员、市劳动模范、人大工作积极分子、省优秀建筑企业经理等

个人爱好:爬山

最近在读的书:

最奢侈的消费:

人生格言:

 

第二部分

在华成内部,员工们都戏称沈凤飞秘书办公室为集团的“黄埔军校”。从2005年开始,从这间办公室中,先后走出了5位公司高管。

沈凤飞和他的五任秘书

本刊记者 苏旭

26岁那年,卢凯成为浙江华成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那一年,卢凯刚刚离开学校仅一年,进华成不过半年时间。

也许,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会在华成如此迅速地呈现出这样的绚烂色彩。

卢凯是沈凤飞的第三任秘书。在华成集团,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沈凤飞历任秘书最终都走上了高层管理者的岗位。以至于在华成内部,员工们都戏称沈凤飞秘书办公室为集团的“黄埔军校”。从2005年开始,从这间办公室中,先后走出了5位公司高管。

在任职董事长秘书期间,卢凯每天必须要在早晨7点钟之前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而下班回家则要到晚上6点之后了。“因为老总的作息时间就是这样的,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所以身为他的秘书,首先就要勤奋。”卢凯回忆。

在华成,身为董事长秘书,不仅要负责各类会议的筹备工作,组织起草各种文件、议程,督促检查管理层贯彻执行情况;还要参与对董事会提出的问题进行调查、协调和处理,参与董事会对项目的调研和撰写可行性报告书的工作;更要协助董事长处理日常事务和掌握企业状况,定期系统地向董事长提供信息和工作建议,并协助董事长协调集团各个成员公司工作等等。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位,进入这个岗位本身就是经过层层严格筛选的,不论是学历还是能力都必须要是同辈中的佼佼者。”沈凤飞告诉《浙商》记者,“这些年轻人有的是理论上的知识,而我有的是实战经验,让他们在我身边接受教育就能更快地上手。

由此可见,沈凤飞一直就在有意地培养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他的秘书,一旦时机成熟,他就把这些年轻人委派到子公司或基层任高层管理职位,独当一面。

每个人的专长和能力都不同,在我身边待多久那还得看各自的条件。如果能较快融入工作,那自然就早点安排去基层发挥作用;如果融入得比较慢,则要待在我身边多教导些时日。我们就是要成熟一个委派一个,最终组建起华成一支强大的生力军。”沈凤飞解释。

“其实我还不算是华成集团任总经理时年纪最轻的,”卢凯告诉《浙商》记者,“前任华成建设公司总经理石磊,上任的时候年仅24岁!

翻开华成集团的人才档案会发现,在华成集团的管理层中,30岁以下有16人,30-35岁的有35人。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团队。

“老总在用人方面绝对是不拘一格的,他尤其喜欢大胆启用新人,他自己当年也是27岁就当总经理,所以他一直希望年轻人有种勇于闯荡的精神。”卢凯说。

对此,沈凤飞也表示:对于用人方面我始终信奉‘疑人勿用,用人勿疑’的宗旨。用了这些年轻人我就绝对相信他们有能力可以干好,他们带给华成的将是无限活力和创造力。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这些年轻的总经理们就像是船帆勇往直前,而我就像是舵手,时刻要保持清醒冷静。要让华成这条大船持续向前,动力和航向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2007年卢凯成为华成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时候,企业年产值3000万。上任后,卢凯显露出年轻人的锐气和果断,他从成本控制入手,首先缩减行政成本,将公司的行政人员缩减1/4

而另一方面,在承接集团华成国际大厦项目的同时,华成钢结构尝试向外出击,拓展外省业务。内外并举的措施使得华成钢结构近几年每年都以产值递增50%的速度发展,如今产值已经超过1亿元人民币。

“在老总身边待过,对他的管理方式和目标等心中更清楚,对他的想法的执行也会更好。”卢凯认为。

在沈凤飞心中,一直有个百年华成的梦想,而这个梦想最终还是靠人来实现。对此,沈凤飞认为,“企业的传承就是人的传承,要做百年企业必先要做到以老带少,老者有其实战经验,年轻者有其冲劲,这样的结合会更稳健。”

 

附:沈凤飞历任秘书的职业经历

第一任秘书:石磊,1982年生,北京大学本科毕业,2005年到华成,担任董事长秘书职务,2年后任华成建设公司总经理,后因业务拓展需要,调任上海办事处主任。

第二任秘书:郭显聪1978年生,本科毕业,银行工作8年,2007年担任董事长秘书职务,半年后任华成有机硅总经理至今。

第三任秘书:卢凯,1980年生,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07年下半年担任董事长秘书职务,5个月后任华成钢结构总经理至今。

第四任秘书:李凯1983年生,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本科毕业,2008年担任董事长秘书职务,1年后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至今。

第五任秘书:李东锦, 1979年生本科毕业,2008年下半年担任秘书,6个月后任华成集团投资部经理至今。